熱騰騰,今天颱風天的夜晚,還是有200個夥伴與我們一起共學
真的很感動很開心
大家有需要的話,一定要跟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連結喔!
【0813高齡營養課程重點質地調整飲食精華版】
適用對象:牙口不佳、吞嚥困難、需要質地調整飲食的長輩

冷凍軟化:葉菜洗淨擦乾→冷凍→退冰後更軟
川燙去皮:番茄劃十字→川燙1–2分鐘→冰水→輕鬆脫皮
避免:一般人可以運用菇類,但高齡者接受度較低

蔬菜切小丁川燙 + 雞蛋 + 鮮奶 + 油脂 → 透明耐熱碗 → 微波1–2分鐘
可加高蛋白粉/全穀粉/油品增加營養密度
每碗約 200大卡 / 蛋白質11g
如果有需要營養諮詢可以接洽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喔!

一般食物
切碎/剪碎
軟質(如瓜類)稍微攪打
半流質(分開打)
全流質(全部打勻,少加水)

天然增稠:地瓜、南瓜、山藥等澱粉類
粉類:太白粉、米粉、洋菜粉等
目的:降低嗆咳風險、增加吞嚥安全
需要的時候還是建議要先諮詢醫療人員,進行評估

用餐前:打招呼、告知菜色提升專注力
餐具:尖細湯匙、顏色對比碗盤
姿勢:坐姿或半坐姿(30°以上),下巴微收
餵法:每口2/3湯匙,確保吞下再餵下一口
嗆咳:持續嗆咳→停止該餐,避免吸入性肺炎

麵線 > 粗麵(細軟易吞)
南瓜濃湯 > 清湯豬血湯(均質營養高)
麻婆豆腐 > 炸豆腐(質地軟、含醬汁)

先確保吃得下,再提升營養密度
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煮,脂溶性維生素可加油烹
新鮮食材,避免生食與過度加工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《吞嚥困難與質地調整飲食精華》

吃東西時流口水
舌頭動作不靈活
食物殘留在上顎、牙縫
喉嚨有異物感、吞嚥需多次嘗試
喝水或吃乾硬食物容易嗆咳
吃後聲音沙啞、聲音改變
含食不吞、吐掉食物

出現上述症狀
可轉介至 語言治療師 或 營養師
目的:安全吞嚥、維持營養、降低吸入性肺炎風險

8級:正常飲食
7–6級:較軟,可用舌頭推碎
5–4級:細碎或均質軟泥,可用湯匙盛取
3–0級:半流質~流質,流動性由低到高
測試工具:湯匙、叉子、筷子、50ml針筒流速測試

首要目標:讓長輩「吃得下、吞得下」
避免同時混合液體與固體(降低嗆咳風險)
維持食物外觀與色香味,提升用餐意願
烹調方式:蒸、煮、燉、滷,必要時加勾芡增稠

在粥、羹中加入南瓜、地瓜、馬鈴薯等澱粉類
避免只提供稀粥或高水分食物(易餓、營養不足)
鼓勵少量多餐(4–6餐)
可加高營養密度點心(如豆花、優格、營養奶昔)

移除難咀嚼部位(蔬菜皮、肉皮、筋、骨頭)
避免乾硬或易沾黏食物(麵包、蛋皮等)
用酸性食材(鳳梨、番茄)或低溫慢煮幫助軟化
使用天然辛香料或中藥材提味(蔥、薑、枸杞等)
注重擺盤與用餐氣氛,增加食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