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紅本屋 社區中打造高齡友善失智共生共融環
《高齡營養風險與均衡飲食策略》第一堂課完整重點整理
社區居家護理師<BR>林治萱

社區居家護理師
林治萱

吉紅本屋負責人、社團法人臺灣幸福心照顧樂活協會常務理事。曾任公衛護理師多年,相信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一本書,照護也應該充滿多元樣態。開辦YT頻道「吉紅保健室」,提供高齡者實用多元的日常照護知識。

謝謝大家今天的踴躍參與,思汶老師的魅力讓
我們的會議室爆滿了
還好順利地接軌成YT直播,希望大家都有收穫喔!
沒有來的別擔心,重點整理報你知

《高齡營養風險與均衡飲食策略》第一堂課完整重點整理

適合高齡者/照顧者/延緩失能人員學習

 

一、高齡常見營養問題與原因
生理變化導致進食困難:咬不動、吞不下、挑食、味覺減退、口乾、食慾不振
結果可能造成:
體重減輕
肌肉流失(→ 肌少症)
活動力下降 → 跌倒 → 失能

 

【實務建議】
善用酸味(番茄、鳳梨)促進食慾
濕潤食物(粥、蒸蛋、勾芡)幫助吞嚥
少量多餐、調整環境與口味刺激食慾

 

二、肌少症知識與營養對策
定義:年齡增長導致肌肉質量與力量流失
後果:走路變慢、站不穩、易跌倒、失能、住院風險升高
常見高危族群:年長、久坐、不運動、營養不良、有慢性病者

 

預防與改善的方法
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蛋白質1~1.5克
每餐建議25–30克蛋白質(三餐平均分配)
補充維生素D:蛋黃、鮭魚、日曬過的香菇 + 每日曬太陽15分鐘
多活動、減少久坐、加強肌力訓練
🥗 三、「我的餐盤」六口訣教學(視覺化超好教)
✅ 每天早晚一杯奶
✅ 每餐水果拳頭大
✅ 菜比水果多一點
✅ 飯和蔬菜一樣多
✅ 豆魚蛋肉一掌心
✅ 堅果種子一茶匙

【視覺教學技巧】

 

以「拳頭、手掌、湯匙」教導份量(具象易記)
適合長者學習與帶動教學活動
四、補水與質地調整
單喝水困難者可用:豆花、布丁、蜂蜜水、果凍、蒸蛋等方式間接補水

 

使用「勾芡」增加滑順度,幫助吞嚥
若牙口不佳,建議調整質地(例:稀飯比例 1:4~1:6)
改變烹調方式:避開乾柴、使用油脂、濃湯等增加熱量與適口性
🦷 五、假牙與口腔照護
刷牙333法則:每日刷3次、餐後3分鐘內、每次刷3分鐘以上
假牙保養提醒:
不能用牙膏刷,會傷材質
睡前務必取下,清潔後放在冷開水保存盒中,保持濕潤

 

【延伸說明】若有縣市提供假牙補助,鼓勵申請!
六、補充熱量與蛋白質的創意方法
加入蛋花、絞肉、起司提升熱量密度
避免只吃清燙菜,要適度加油、加醬汁
商業配方補充:如麥芽糊精(粉飴)或高蛋白飲品,可加入稀飯、湯品、飲料中
歡迎大家試試看比較餐盤內容與實際長輩餐食差異
設計「肌少症飲食小任務」:例如一週記錄長輩蛋白質攝取
帶領長輩做口腔肌運動與假牙清潔示範
試做簡易高蛋白飲:豆+奶+果打成果汁
我們下週見

更多
最新訊息

Scroll to Top